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随着明军火枪手枪声一响,对面的盾牌手虽有盔甲保护,由于距离太近,还是容易被子弹的巨大冲击力击伤或击倒,明军的弩手乘机就是一阵乱射,射倒一片蒙古人。
快到中午的时候,五十名燧枪手携带的火药包已经完全淋湿。在恶劣的天气下,前膛枪并不是全天候的,它对雨水的免疫也只是相对的。而此时对面的蒙古人也累得精疲力尽。
双方人马都只好暂时休兵歇息。
明军这边那没有参战的两百名火绳枪手早已搭好木棚,上面蒙上帐布,里面支起铁锅,生起火来,至少能保证在雨水里站了半天的兄弟们都能吃上点热呼的。
养余让人做了个简易木桌,摊开火药包,小心翼翼地用文火慢慢烘干。
长枪兵下午可能要面临一场恶战,优先进到木棚内轮流烤火取暖。
对面的蒙古人又杀了一批马充饥,搭起了临时帐篷,生火取暖。只是这帐篷通风效果又不好,湿柴燃烧烟太多,把士兵们一个个地薰得够呛。
到了下午,元军改变了战术,先花了一个时辰让人把石头集中在百步之外,然后把剩下的五百百来人,分成十二队,其中三队各五百人待命冲锋,另外九队分成三组,沿着三个方向向明军壕沟接力传石。
为了防止被明军火器杀伤,元军还在每组前面安排了三层盾牌作为掩护。
蒙古军战术一改变,吴高和杨文脸色大变,连忙让火绳枪手拆了部分木棚,在阵地中央建了三幢一丈多高的简易木楼,楼上各布置几名辽王派来的火枪手,其他火枪手呆在楼下,一幢楼对准一个蒙古人集中力量要突破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明军的小楼还没完全建好,元军就填满了三处壕沟,三队骑兵踏着泥水就起了冲锋。其他九队蒙古人则放开手脚加快了填石的度,这壕沟渐渐有整个被填平之势。
吴高和杨文见决战时刻已到,各自手执长枪,身先士兵,严防死守。
明军有一千个盾牌手死死顶在壕沟内侧第一线,一千名弓弩手见弓弩已经失去作用,留下一百人守护火枪手,其他九百人上去帮盾牌手死死顶住蒙古骑兵的冲击。两千名长枪兵分成两班,守在盾牌手后边轮流出击。
蒙古骑兵刚到壕沟沿,如林长枪就从对面刺了过来,不到半个时辰,这壕沟已经完全被石头和尸体彻底填平。
明军的顽抗彻底激怒了蒙古人,那负责填沟的九队士兵也不上马,提起马刀、长枪,踏着自己人的血水就全线压了过来。
壕沟已经失去了防守意义。
其实,蒙古人不仅善射,而且在练习骑射的过程中,慢慢训练出过人的膂力,在近距离格斗中也要占不少优势。
如果他们的对面是少年辽东师的娃娃兵们,绝对要被蒙古人的肌肉腱子给再次吓尿。
可惜的是,他们遇到的是广宁中护卫的一帮老兵。
在元军的压力下,明军向着中央阵地且战且退,防御圈越来越小。
好在这时候明军火绳枪手已经建好木楼,捡起地上的大刀和军工铲就上去增援一线的明军。
养余带领五十名火枪手开始进行远程火力支援,东一枪、西一枪地狙杀敌军。蒙古人哪里进攻最凶猛,尝到的铅弹也最多。
天平又渐渐向明军一方倾斜。
元军早就对明军的火枪手恨之入骨,派了三百人马分成三路向木楼方向抵死冲杀,竟然有五十多人突破明军防线,杀到其中一幢木楼下。
那楼下二十多名火枪手也不是吃素的,打开刺刀,就和蒙古人拼了起来,最终把这股已呈强弩之末之势的蒙古人尽数歼灭。
战斗又持续了一个时辰,明军阵地前竟然躺下三千多具蒙古人的尸体,其中包括一名带头冲锋的万户和三名千户。
明军终于成功把蒙古人赶出了壕沟内侧,但也损失了近千人,其中大部分是刀牌手、弓弩手和火绳枪手。
明军还有三千多人,而且长枪手和火枪手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对面的蒙古人剩下不到二千人,已经失去集团冲锋的数量优势,单兵作战更不是明军火枪手的对手。
傍晚时分,残存的元军由一名千户带领,率先退出战斗,后退十里。
明军也不追赶,乘机清理壕沟,尸体都堆在外侧,石头垒在内侧,这下明军的阵地显得更加稳固。蒙古人留下的大刀、长枪也使明军的军械更加充足。
东路元军已经不足两千人,休息片刻,正准备赶紧北上金山,离开这令人伤心的地方,中路元军的六千人马也到了这里。
战场的天平又向蒙古人一方倾斜。
原来,中路元军嫌翻山越岭麻烦,也转道东路而来,只是晚了一天行程。
就是这一天行程,让明军打了两路元军一个时间差,成功打残了东路军。
倘若两路元军万余骑兵协力冲锋,估计广宁卫这四千多人早就报销了。
看着援军到来,那东路军千户谎称,对面的八千明军已经被打残,剩下还不到两千人,而且个个带伤,壕沟也被填平,请求中路军领头的万户为其报仇。
那万户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决定先带人到明军阵前一观察,现对面明军数量确实不多,只是那壕沟已经又被挖开,一边推着蒙古人的尸体,另一边推着石头。
万户和手下几个千户一商量,决定让那东路军残兵先去寻找石头,下半夜悄悄填平壕沟,准备天一亮就冲锋,一举铲平对面的明军。
喜欢去大明扶贫请大家收藏去大明扶贫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简介关于京华天娇杜娟,来自北京胡同的大妞,从小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学得绢花手艺,开了京华坊,做着传统又鲜为人知绢人,坚持了两年事业不上不下,人生迷茫之际,她开始了一段段奇异的梦境之旅。梦里,她不止一次回到大宋汴京成为制绢人或是庆王府或是辅仁女院,这流连忘返的梦中,杜娟学了绢艺,了解到老祖宗这门手艺的精粹,醒后是当今华夏盛世,是咱们老北京一家人的家长里短。她明白了捻丝编花巧针赛绣,天工造百戏人生。碧桃红颊笑靥,盈盈秋水红颜落人间,立体丹青以绢为衣,沉浮显千年芳华。它是中华国礼,是国潮风尚,是大国非遗,是北京绢人,只属于中国的玩偶娃娃,让她意识坚守到传统手艺人的真谛。故事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中的国潮北京绢人娃娃为主线。以大匠之心,京脊杜家,三代绢艺传承,落寞的非遗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恢复生机。这一家子人拾遗跌宕千年的非遗绝技,以非遗跨界,让这门即将遗失的手艺大放异彩,她在事业亲情爱情中,和这些娃娃,也成了最终的赢家。...
简介关于洪荒有我老子在,不可能分家封神大劫结束,截教覆灭,西方教脱离玄门成立佛门,阐教并没兴盛起来,反而阐教气运大跌元始天尊境界跌落,道门三圣敷下陨圣丹一位被囚禁一位境界跌落,令人唏嘘不已。而太清圣人老子作为大兄也为此自责不已,不成想曾经的兄弟三人竟落得如此地步,于是欣然决定使用自身所有法力穿越时间长河回到三清化形之前希望可以逆转未来。...
「我不是神,我只是個準時下班的打工人。」「我會在工作時間內儘可能的為你提供幫助,至於我下班後就靠你自己了。」職場種田科普神祗一點點戀愛文。大概吧哈哈...
四年前,姜觅惨遭陷害囚禁,孩子刚出生就被抢走,走入绝境。四年后,她带着小儿子参加盛典,不小心破坏了大佬的合作,抱着儿子逃命,却发现带错了娃?!两娃长得一模一样,显然都是姜觅的孩子。只要你嫁给我爸爸,我就不说你拐卖!高冷小太子瞅了一眼姜觅冷哼。赶紧娶我妈咪,不然告你拐卖!调皮小混蛋抱着某大佬不撒手道。被抢走的...
多人穿越全家流放四千里...
腥红色的弦月悬挂在漆黑如墨的夜空,说不出有多么的诡异,相传血月的来临,就代表一个文明的结束。从11年前的那场血案开始,钟葵现凡是靠近她的人非死即伤。难道她的命格真如家族长老预言一般克父克母克夫?自一场诡异的自杀案开始,钟葵现出现在她身边的鬼怪一个比一个阴狠,身边的人开始接二连三的受伤死亡。鬼域中的血月唤起了钟葵妖妻难降竹马来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