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王伯的冶炼工坊出来,郭绍跟李定国到城外去视察了一下禁军。因为马上就要打仗,这一阵子禁军的训练一直很紧。
禁军的训练可不像是平常军队那样只练习体术、剑法、射术、马术。在禁军里,有单独的一个科目,叫射击。
没错,这个射击就是打枪。明末以来,明朝军队早就已经成建制的装备了不少火铳,根据《明会典》记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一年之中即造鸟嘴铳1万支。戚继光《练兵实纪》记载,戚家军步营有2699人,装备鸟铳1080支,约占40%。大明火器的装配率已经可见一斑。作为大明的新军,郭绍的军队自然也装备了不少新式火器。
禁军的热武器,除了主流的红衣大炮之外,普通步兵还装备了最新式的燧发枪。
燧发枪,是由法国人马汉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新发明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燧发枪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17世纪中叶,很多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一直用到1848年才结束装备。
碎发枪对比同时期时代的其他火器,堪称是降维打击。
举个例子明军目前的制式武器名叫鸟嘴铳,俗称鸟铳,而这种鸟嘴铳又被称作火绳枪。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枪机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又因其枪机形似鸟嘴,故又名鸟嘴铳。它的基本结构和外形已接近近代步枪,是近代步枪的雏形。
明军装备的这种鸟铳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组成。使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和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方人马。曾为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装备之一。
根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鸟铳,先以铁挺一条大如箸者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以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鸟铳制造工艺极为繁琐,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还极其麻烦,据赵士桢的传授,可分为以下步骤: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这时即以准备完毕,射手处于听命待发状态。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并且鸟铳的精准度也相当有限。这就导致明朝军队虽然大量装备了火铳,但很多时候反倒打不过机动灵活的满清骑兵。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鸟铳存在点火时易受风、雨影响以及点燃火绳时要保留火种和燃着的火绳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等缺点。例如萨尔浒之战时,明军西路军在萨尔浒山上见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来攻,即令各队结营列队以待。
当后金军进至山下时,即刻下令开炮轰击。战幕方拉开,雨雪忽止,天降大雾,弥漫山谷,视线不清,咫尺之外,难分敌我。明军个个恐惧,人人心慌,便点燃松枝当火炬。这恰好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金军面前。
金军利用其火光,使用弓箭,箭无虚发,每发必中。明军虽有火光易于点燃鸟铳,但因在明处,难寻目标,非但未能伤敌,自己反吃大亏。加之黑色火药惧潮湿,雨雪中使用不便。
萨尔浒之战正好在雨后初晴,湿度最大时,不用火烤干,便无法射击。所以八旗军愈战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营,一举夺取了萨尔浒山营寨。萨尔浒之战中,鸟铳(火绳枪)的缺陷暴露无遗。
郭绍在组建新军的时候,就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明军的火器过于落后。所以,在与葡萄牙人贸易时,郭绍不仅学得了最新的红衣大炮的制作工艺,更是从欧洲学来了尚未成熟的燧发枪技术并加以完善。
新军中目前装备的燧发枪,是撞击式燧发枪,这种燧发枪,比起目前欧洲装配的燧发枪,其技术还要更先进。
早在一五一五年,世界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把燧发枪,并且德国人(普鲁士)随后就在自己的军队中大量装备,1544年(嘉靖23年),普鲁士王国与法兰西发生战争,当时,普鲁士军队已经大量装备燧发枪,而法国人则装备的还是老旧的火绳枪。双方激烈交战的时候,天上突然狂风大作,紧接着下起瓢泼大雨,法军的火绳枪无法发力,而德军的碎发枪却能够照样射击,结果这一仗普鲁士以少胜多打得法军大败而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普鲁士军队装备的这种燧发枪,被称作“转轮打火枪”,这种打火枪的击发方式,是用燧石加上钟表上的锯齿钢轮结合而成,他免去了诸多繁琐的射击步骤,因而,能够碾压法军的火绳枪。
但这种转轮式的燧发枪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他的造价非常高昂,而且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会出现不能点火的情况。
原历史上,一直到1637年时伊西比亚半岛的西班牙人才终于研究出了“撞击式燧发枪”。
“撞击式燧发枪”是转轮打火枪的升级版本它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装有撞击式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撞击式燧发枪。
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到了16世纪的80年代,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批量装备这种撞击式燧发枪。
得益于郭绍的出现,大明比欧洲还要早掌握这项科技。早在1627年,崇祯元年时,大明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
大明掌握撞击式燧发枪的时间,比欧洲提前了整整十年!
目前禁军中,已经批量装备了最新式的撞击式燧发枪,这种燧发枪大约长1550毫米,空枪重5.65千克,一枚弹丸重32克。当然了禁军还没法做到全军都装备这种新式燧发枪(主要还是没钱,禁军财大气粗也无法负担这么多燧发枪的制造费),仅仅只是装备了两三千支。
但就是这两三千支燧发枪,在郭绍靖难时,让他所向披靡,横扫崇祯的几十万大军。可以说郭绍能打赢靖难之役,新装备的燧发枪功不可没。
火枪营能打出这么亮眼的表现,还要得益于郭绍对火器营的重视。在禁军中,待遇最高的是炮兵,其次就是火枪营,然后才是骑兵和传统步兵。
火枪营的士兵,可以拿到极高的福利待遇,以及不菲的阵亡抚恤金。当然高待遇的同时,意味着他们的阵亡率要比普通步兵更高。而且训练也更严苛。
比如郭绍规定,所有火枪营的士兵,必须能熟练的使用手上的燧发枪,并且每个人要保证用最快的速度将手上的弹丸射出。
有人就要问了,只把枪里的子弹射出去,不管射击精度吗?
这并不是郭绍不去考虑射击精度,而是没办法让士兵去考虑这些。燧发枪到底不是栓动步枪,他装填的子弹仍然是弹丸,这种弹丸的射程相当有限,精度也不如子弹。因此为了保证精准性,一般情况下火枪营会采取“排队枪毙”的战术。这种战术也就导致了火枪手的阵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觉得用排队枪毙这种战术很愚蠢,然而在这个没有栓动步枪的时代,排队枪毙是唯一一种既能保证射击精度和杀伤并存的办法。
小人物逆袭透视赌石鉴宝捡漏神豪孟川,一个古玩店小职员,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一枚!谁曾想上午刚跟未婚妻领证,下午就被小舅子冤枉偷人,还要他净身出户!悲愤交加下他大打出手,却被小舅子打成重伤,阴差阳错下获得透视之力!从此,孟川的人生彻底改写,那些欺辱他的人,也将坠入深渊!鉴宝,赌石成了他的主旋律,古玩字画,翡翠玉石他一眼定乾坤!孟川也从古玩开始,开启了一段璀璨人生!...
作品简介废墟之上,荒野之中,许末仰望星空漫天星辰,那里都将是我的‘家’!...
76777net穿越吗?一穿就死那种。穿书吗?不仅太监,还要和反派一起生活的那种。沈峤小心思盘算,77557net对内(反派)小心谨慎,一着不慎被他盯上她的厨艺对外(反派以外)嚣张跋扈,爱咋咋地,你能奈我何?反正这书太监了,从善良配角死开始,这本书的进展将由她来书写。88698ne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春色满汴梁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全球游戏化+无限流+种田基建治愈系毛茸茸类dnd一朝胎穿,出生就被遗弃在森林,好不容易长大,全球游戏降临,一切只需推翻重来,科学的世界忽然就拐了个弯儿。杀死新手怪,登录游戏,人手一本玩家手册,就职超凡职业,蛮战士战士游荡者武僧牧师德鲁伊巡林客法师术士吟游诗人,十一个核心职业可选。这是一个万族林立的奇幻世界,人类不再是唯一的智慧种族,精灵人鱼半身人蘑菇人地精豺狼人等等各有自己生存之道,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敌人。新入职的玩家们随着世界一起开启了他们的进化旅程。木萤手握领主令,就职种田小能手万金油德鲁伊,这田种着种着就成为了深蓝的第一领主和第一玩家。本文有慢穿无限流元素,现有试炼世界方块世界女巫世界万神世界。(有男主,存在感不高,戏份极少,轻松治愈系大女主文)...
三年前为了给黑暗人生画上句号,白心渝退婚假死远走三年后借好友身份回国回购母亲的刺绣坊,没想到竟被某男碰瓷场面一白心渝恨恨咬牙三爷,您让我做您已故未婚妻的替身,您觉得这么做合适?某男表示夜深人静,灵魂万分空虚。场面二白心渝炸毛三爷,您确定是我导致您对女人无感?不信?某男挑眉拍腿随时可撩!场面三白心渝心伤三爷缘分已尽,就此别过某男把孕单一拍不过就不过,把我的还我!...
简介关于魂穿成为麦迪持有系统,怎么说?健康的特雷西丶麦克格雷迪与健康的姚明组合,能否获得nBa总冠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个球迷津津乐道的假定。因此当我脑洞大开,让述观点成立,去竭力帮助o7o8o8o9火箭在群雄涿鹿的西部,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篇章。脑洞文,新人写作,还请轻喷。哦对,不喜欢自己偶像被人占据身体这种异端的设定,也一定请你不要点开。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