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历史上的九鼎(第1页)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词语释义

1、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於泗水彭城下。唐武后、宋徽宗也曾铸九鼎。《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南朝宋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宋杨万里《读严子陵传》诗:“早遣阿瞒移九鼎,人间何处有严陵。”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诸经有《法华》,王者之有九鼎,家业之有总帐簿也。”2、喻分量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司马贞索隐:“言毛遂至楚,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明张煌言《怀古》诗:“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

来历

黄帝宝鼎

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左传》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即言此事。据考古材料证明,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成为青铜器。但《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是这样的: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变迁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迁至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太庙之中。(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式样纹饰

大禹铸的九鼎是什么式样?是方是圆?是四足还是三足?鼎内外有什么铭文和纹饰?至今无所考稽。惟《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以上雄金、雌金的含义诸书无解,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以占气象之休否”就是测国运之兴衰。可见,鼎从容器、炊具、到祭器、礼器、又到宝器、神器,代代演变已彻底改变了实际用途,变成了国家供奉的神物。大禹九鼎之纹饰虽无实物可证,据现已出土的当时陶器纹饰推测,也不外于兽面类、龙凤类、动物类、云雷类、火类、几何类等。

失落及重铸

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人秦。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

,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费解!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后代史家只能随意加以揣测了。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把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无力量保护自己。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光谦的说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使人难以置信的。

后世帝王亦曾屡次重铸九鼎,以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宁三年两次最为有名。(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凡人之长生仙道

凡人之长生仙道

穿越到凡人修仙世界,不靠小绿瓶怎么成为救苦救难万人景仰的天尊?别慌,我叶长生有比他韩老魔更大的挂!千年灵药,只要得到一株,就相当于我有了无数株!筑基丹,只要得到一颗,就相当于我有了无数颗!通天灵宝,只要得到一件,就相当于我有了无数件!灵药灵丹法宝材料符箓阵法全都能解析,全都能复制。若干年后,韩立看着叶长生手中那一模一样的小绿瓶,震惊道怎么你手里也有个瓶儿?叶长生微微一笑当初那道祖拢共有两个瓶儿,你那个是母的,我这个是公的。...

你凭什么认为我会一直喜欢你呢

你凭什么认为我会一直喜欢你呢

我用半条命换来的大彻大悟,但凡回头看一眼,我都该死。醒悟后的陈路对自己说。他和墨雨晴自幼相识,情窦初开后更是追求了对方整整七年,论痴情和浪漫,无人能出其右。可最终,他还是被这段感情折磨的遍体鳞伤。面对陈路的转身离去,墨雨晴毫不在意。她本以为,只要耐心等待,陈路就会摇着尾巴回到她身边,继续千方百计的讨好她。可当她你凭什么认为我会一直喜欢你呢...

七零历劫:狠戾军痞偏执宠

七零历劫:狠戾军痞偏执宠

简介关于七零历劫狠戾军痞偏执宠神界小殿下被老爹忽悠着下凡历劫,结果意外陡生,被附身在一个刚被人害死的7o年代小村姑身上。醒来后的小村姑,性情大变,从此开启了虐渣打怪的高光之路。狼王见了她,直接匍匐在地奉她为主。敌特见了她恨不得眼瞎原地消失。渣渣们见了她,更是吓得瑟瑟抖。手欠救的那个谁,更像一块强力18o的牛皮糖一样粘着她甩都甩不掉。吓得她想上天找亲爹告状。...

奶包三岁半,我是全豪门的团宠

奶包三岁半,我是全豪门的团宠

作品简介三岁半小奶团小岁安在孤儿院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只吃一个馒头都会被院长挨打怒骂,在小岁安被饿晕的前一刻,天降神秘霸气的豪门帅爸爸,将她带回家。秦氏总裁冷笑我女儿所受的苦,我要他们万倍偿还。小岁安回到秦家,六个大佬哥哥对突然冒出来的妹妹很是嫌弃妹妹是什么?烦人精罢了。各大豪门世家听说秦家那小千金回家了,懦弱又无能!后来。六个哥哥争先恐后地宠着小岁安,各大豪门世家也争着抢着要讨她欢心。小岁安看着大家都要打起来了,无奈叉腰排好队听我的!全豪门听令遵命!...

天医出狱

天医出狱

作品简介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一九八零:江湖新秩序

一九八零:江湖新秩序

简介关于一九八零江湖新秩序什么叫做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强者生存,弱者亡,这就是江湖!梦回八零年代,祭奠逝去的青春!讲述韩越,如何从底层登上省城顶端又跌落的神话!江湖路坎坷,各凭本事生存!挺得住就出人头地,挺不住就出局本书纯属扯淡,切勿模仿,人间正道是沧桑,幸福生活美名扬!)...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