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游秋有感(第1页)

[]

那中秋,入秋已有些时日了。我独自漫步在田间头,微风拂面,在酷热中感受到了些许凉意。

我望着田间小径旁的草木和堤上的乔木,从前的满目翠绿,此时再看那郁郁葱葱的树叶已有些泛了。树叶在风中摇曳,不时落下少许泛的叶片,为秋季平添了几分独属于它的萧瑟。

关于“秋”,古代文人常常在诗词歌赋中赋予它“萧瑟”、“落寞”之意。这一点我认为单从“诗豪”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秋季多数时候在诗人眼中是寄托愁思与哀伤的季节。在秋雨的称托下,历经两宋更迭磨难的才女李清照在《声声慢》中道出了心中难以言明的凄凉与苦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由此可见,“秋”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往往象征着凄凉与孤寂。但神奇的是在秋季这一充斥着“寂寥”之感的季节中,竟然还存在着“中秋”与“重阳”这两个象征着“家人团圆”、“亲朋聚”的中国传统节日。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的中秋,苏轼在密州任太守。这傍晚,苏轼望月怀人,通宵畅饮至明,趁兴写下这篇文章,抒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唐代诗人张籍在《秋思》中同样也抒了对家人的思念:“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又开封。”可以感受到那个时候的张籍对身在故乡的亲人有说不尽的话和表不全的情。

张籍与苏轼两人所生活的时期跨越了两百多年的时间长度。按理说,唐宋两朝的生活风俗习惯是大不相同的。但从《秋思》和《水调歌头》这两篇已传诵千年的诗词来看,两人思乡怀人的情感却是如出一辙。

那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在十七岁那年的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道出了作为身处异乡的客子对身在故乡亲人的浓厚思念。

我在阅读古代关于“秋”的优秀诗词时现在孤寂、凄凉的悲情氛围下,古诗词中也有“思乡怀人”的亲情、友谊以及团圆的喜悦。古人的悲喜在秋季交融,悲中带喜,喜中有悲。这让我想起了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道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皆有正反两面,世间万物的有无、难……都是不断转换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就像太极图中那样,黑中带点白,白中有点黑。

众所周知,自汉武帝之后儒学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的“独尊”位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展,儒学的独尊位也曾受到冲击,甚至出现过儒、道、佛三教并行、三教合一的局面。

事实上在我国思想文化的展过程中儒道佛三家皆有取另两家之长以补己之短,以此不断展壮大。我想正是这种“不故步自封,开放包容”的态度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绵千年而不衰,时至今日依旧葆有蓬勃的生命力。

热门小说推荐
属性天神

属性天神

游戏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技能?职业?级别?还是装备?一个穿越到游戏异界之中的人,拥有高的全属性,只有属性,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小小的火球术,可以打出炸裂的...

演武令

演武令

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广收门徒。杨林无拳无勇,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他只想,活下去...

第一权臣

第一权臣

匡国家于危难安社稷于狂澜立幼帝于襁褓,虽古圣人何以加此!后夏书夏景昀传高阳权谋如渊,料事如神,英雄之才盖世光辅南朝幼帝,四海咸宁屹然如山。梁书元帝纪一个臣子,掌握军政大权,让天下人只知有相不知有帝,跋扈嚣张,枉顾人臣礼节,简直大逆不道!夏朝大儒郑天煜善哉,使我得此人辅佐,岂有今日之劳乎!后世某皇帝大丈夫行事当如夏高阳,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虽孤儿寡妇亦不欺之而取天下也!后世某权臣大夏崇宁二十三年,建宁郡江安县城郊的劳工营中,罪囚夏景昀苟延残喘。头顶的烈日,手中的土筐,监工的鞭子,一点一点,煎熬着寿命。直至一道来自另一时空的灵魂到来。于是,一人镇朝野,两手压南北,四面俯,八方敬畏,荣华富贵,娇妻美妾大夏第一权臣,夏景昀,字高阳,号大夏王朝不落的太阳。...

小道姑一身反骨

小道姑一身反骨

身为捉刀人,杀人我是拿手的,主打的就是无痛送人上路。乖,不用护着头,我才舍不得打烂你的脸,这会影响我拎着人头去提刑司领赏银的。月斜江面,夜暮低张,雾气氤氲不散,迷蒙中如梦似幻,唯有钱塘江面那艘乌篷船上挂着昏黄的油灯出悠悠的光圈。船舷边蹲着个雌雄莫辨的灰袍小道士,俊雅的眉眼带着浅笑,耳后不伦不类的夹了朵野花,竟比从她拳头上滴落的血更娇艳。小道长饶命被她踩在脚下的汉子一边咳血一边求饶我比提刑司多出一百贯钱,请小道长高抬贵脚。钱不钱的不打紧,主要是祖师爷慈悲,小道士慢条斯理地移开自己的脚,现银还是宝钞?宝钞汉子喘息着说,通存通兑。宝钞通兑每贯要扣3o文的息钱,不划算,小道士灿然一笑,得加钱。...

灵山未述:悟空秘徒的十万八千里

灵山未述:悟空秘徒的十万八千里

在唐僧带着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中,有一个未曾提及的存在,那就是孙悟空的秘徒云童。云童是一朵天地精华凝聚而成的云彩,因缘际会下被孙悟空所救,并在他的指点下化为人形,教授了基本的法术和武艺。由于云童身份特殊,不能与唐僧一同西行,孙悟空便暗中嘱咐他跟随并保护取经团队,由此展开了一段全新的旅程。云童的视角独特,他既是观察者也是参与者,见证了无数动人的故事和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冒险从大唐国境延伸到灵山,从繁华的市集到妖魔鬼怪的洞府,从神秘的仙境到险恶的荒漠。在这个过程中,云童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更懂得了责任勇气和牺牲的意义。本书将重新解读经典故事中的角色,展现他们不同的命运曲线,同时引入新的角色和情节,为传统名着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云童的眼睛,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立体和细腻的西游世界,感受到经典故事中未曾触及的情感和哲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