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3章 师生传承(第1页)

既然已经决定行报纸,方南便抽出时间写出一个简单的计划,从筹建报社,到建立印刷厂,再到将印刷出来的报纸卖出去。

筹建报社比较简单,需要一个总负责人,需要一些文笔好的编辑,需要排版人员。

报社是夏国政府直属机构,需要听从方南还要内阁的吩咐,将重要的事情写出来,放到报纸上。

将一份报纸定稿后,还要呈交内阁甚至是方南进行批阅,批准后,报纸才能够进入到印刷厂进行批量印刷,印刷的技术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即可,技术难度并不高。

负责印刷报纸的印刷厂不能只有一个。

起码报纸行后几年时间,水泥路都无法将夏国所有重要城市连通,更不要说铁轨路,不可能做到将报纸都在一个印刷厂中印刷出来,然后送往全国各地,那样需要太长太长的时间,一月行一期都费劲。

方南打算在夏国目前所拥有的十五个省各设立一家能够大批量印刷报纸的印刷厂,报社总部在武昌城,在报纸还没有开始印刷的时候就可以将样张用快马昼夜不停送往各个省的印刷厂去。

各省印刷厂印刷出来的报纸,再送往市、县去,一致时间里在专门的地方一起开售,售报纸时间可以迟一点,但绝对不能比约定时间提前。

至于城外村庄订购的报纸,可以村庄派一个人到县里取,又或者报社安排专门的人员将报纸送过去。

想到送报纸到农村去,方南脑海中又闹出来一个想法,明廷都有驿站,夏国可以设立邮政,不单单是政府、军队使用,还可以服务民众。

老百姓要向远方的亲人送一封信非常麻烦,又要托人,又要花钱买东西搭人情,许多时候还找不到人送信。

夏国政府建立邮政体系,可以覆盖全国各地,方便老百姓送信甚至送一些较轻的物品,当然,老百姓通过邮政送东西也是需要花钱的,不过花费不会太高。

稍微思考一下,方南又决定将建立邮政的事情推迟,主要问题还是缺少马。

行报纸的计划大致如此,不过方南没有打算一开始就将报纸在全国范围内行,先在武昌城区域进行试行,没有出现问题的话,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行报纸。

写完“报纸”计划,方南又在纸上写了两个字,“识字”,用一个圈圈起来。

从古至明,就没有全民识字的朝代,皇帝、大臣们认为底层老百姓不识字更好,老老实实种地,不会出什么乱子,也就是所谓的愚民。

然而愚民太多对一个国家了来说才是真正麻烦的事情,底层老百姓啥也不懂,很容易被其他人诱导,进而引造反等严重后果。

让底层老百姓识字,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识字不代表老百姓真的就懂得所有大道理,不过相比于不识字,识字的老百姓在识字过程中多多少少还是能够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稍微让老百姓变得不盲从。

全民识字早在人民军还在大山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方南亲自担任老师教学生们读书识字、算术以及其他的知识,方南又给学生们布置一个任务,学生们回家后,需要在家人空闲的时间里,将自己在学堂中学习到的知识教给家人。

这也算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教家人知识的时候,自己又重新学习一遍。

起初学生的父母不怎么愿意学,主要还是因为自己孩子教自己,他们有些害臊,为了让学生的家人们跟着学生学习,方南告诉学生们一个方法,学生们对自己家人说,这是老师安排的任务,必须要完成。

方南在青山寨中已经拥有一定的地位,方南的话必须听,渐渐的,学生们的家人们都开始认识字学会算术。

这种模式随着师生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人民军走出大山的时候,可不止是三年教育毕业生们能够读书识字,还有学生们的家人也能够认识一些常用字,会简单的算术。

能够认识常用字和会简单的算术已经足够了,他们也跟着走出大山,起初他们的知识见识不足以在人民军政府中担任高官,但是担任一个小吏还是可以的。

随着人民军走到今天,这些在出山时就已经三十多岁的人,有的人在工作岗位上慢慢成长,级别最高的人已经成为一县之长。

也有的人无法继续进步,或是继续担任一个小官,或是放弃职位回家过着近乎养老的生活,他们的儿子在人民军中已经是中上层,养活一家人没有问题,可能他们会闲不住,继续侍弄几亩田地。

主要还是最初的时候缺少人手,给了这些思维几乎快要定型的中年人一个机会。

之后随着人民军占领整个广东,新建立的学堂小学中,老师同样给学生们布置教授家人识字、算术的作业。

没用多长时间,学生的家人就接受这个事实,老师的作业是其一,另外老师也给出其他解释,比如学会认字和算术,再卖粮食买东西的时候,就不会被骗了。

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老百姓,的确经常被骗,却无可奈何,谁让他们不识字,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识字,摆脱被骗的命运,没想到随着人民军到来,不但自己孩子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连自己也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实际上这些底层老百姓能够读书识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军给老百姓分田地,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老百姓依靠种田就能够吃饱饭,一年中空闲时间多了起来,有时间去学习。

若是在以前,只能租种地主土地,被地主和官府剥削的严重,每天从早忙碌到晚,大晚上累的直接睡着,哪有心思去读书识字。

从广东,再到与广东相邻的四省,能够认识常用字和会简单算术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不过相比于华夏大地亿万人口,文盲率并没有降低太多,但是随着三年教育毕业生们的努力,迟早有一天文盲率会降低到百分之十以下,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了年纪不愿意学习的老人。,,,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赵小涵向前冲

重生之赵小涵向前冲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既然有幸重来,我的人生自己做主!重生主调女主强势善良不圣母,男主深情专一不自大!温馨甜蜜的爱情做甜品,美好的校园生活做调味,蓬勃发展的事业做主菜!欢迎喜欢的亲踏坑,暖暖扫榻欢迎!本书的群56282164小涵年华似锦(水水提供)验证方式您的起点V号,未按要求验证起点ID者拒入暖暖铁杆群128254219(洛花欲舞蝶亲创办)本群欢迎真心喜欢暖暖喜欢小涵的亲加入,加入时需要全额粉丝截图,否则拒入!感谢本书的封面设计念爱爱...

京华天娇

京华天娇

简介关于京华天娇杜娟,来自北京胡同的大妞,从小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学得绢花手艺,开了京华坊,做着传统又鲜为人知绢人,坚持了两年事业不上不下,人生迷茫之际,她开始了一段段奇异的梦境之旅。梦里,她不止一次回到大宋汴京成为制绢人或是庆王府或是辅仁女院,这流连忘返的梦中,杜娟学了绢艺,了解到老祖宗这门手艺的精粹,醒后是当今华夏盛世,是咱们老北京一家人的家长里短。她明白了捻丝编花巧针赛绣,天工造百戏人生。碧桃红颊笑靥,盈盈秋水红颜落人间,立体丹青以绢为衣,沉浮显千年芳华。它是中华国礼,是国潮风尚,是大国非遗,是北京绢人,只属于中国的玩偶娃娃,让她意识坚守到传统手艺人的真谛。故事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示中的国潮北京绢人娃娃为主线。以大匠之心,京脊杜家,三代绢艺传承,落寞的非遗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恢复生机。这一家子人拾遗跌宕千年的非遗绝技,以非遗跨界,让这门即将遗失的手艺大放异彩,她在事业亲情爱情中,和这些娃娃,也成了最终的赢家。...

修真,我有交易系统

修真,我有交易系统

简介关于修真,我有交易系统,,,灵魂穿越修仙世界,叶风感受了一下被原主玩废的经脉,脸上一片灰暗,这还修个毛线仙啊?少爷!欧阳小姐又来退婚了!啥?还有这桥段!臭小子,你经脉都废了,不配待在甲字宿舍,给我滚回丁字通铺去我杂役弟子叶风,一个月后就是宗门测试,你已入门三年,达不到炼气四层,就自己下山吧!杨峰执事大人,我刚来,能不能重新算时间?福伯少爷,家中钱财都已经耗尽,不如回家种田吧还有田可以种?总算是不至于饿死我都打听过了,只要少爷回乡铲除猛虎,就能奖励一亩下等田地,总不至于饿死叶风你看我这小身板,够撑死那猛虎吗?就在叶风绝望之时,一道天籁之声响起叮!交易系统到账,交易可获兑换兑换点数,等级,体质,灵草,仙才谁说我要种田的,我要做生意!!...

全能小农民

全能小农民

花极天莫名开启补天系统,拥有了透视眼等各种能力,从此一路开挂。可是他也有各种不如意,很多美女欺负他,对此,他只能说一句,既然无法反抗,只好享受。...

趁着巨星青涩,忽悠她做老婆

趁着巨星青涩,忽悠她做老婆

简介关于趁着巨星青涩,忽悠她做老婆重生在了七十年代,而且还成为了罪人的家属。不过,让李建业感到庆幸的是,在这个时代,他居然遇到了一个跟后世刘亦飞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孩。好吧!既然小刘亦飞还很青涩,不如忽悠她做老婆...

快穿之Boss撩妻攻略

快穿之Boss撩妻攻略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